- 拷貝網路銀行網站的網頁,假冒該銀行的名義提供「活期儲蓄存款」、「定存本利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零存整付本利和」等多功能,讓使用者誤上冒牌的網路銀行,洩漏個人身分證件或銀行帳號及密碼等重要資料,再進行盜領。設法得知消費者信用卡內碼,據以偽變造該信用卡,勾結商家大肆消費,騙取錢財。
- 通常網路交易無法實際看到商品後再決定購買,所以比較容易發生問題,因此,消費者在網路購物有下列情況時,應特別提高警覺:例如交易條件太好、在交易完成前要求提供個人身分資料或財務資料、不合常理的高額贈獎活動、必須先寄送金錢以取得特別的交易機會、以及有高報酬率的投資機會,或誇大功效的醫療或保健商品等。
- 最好在事先就能查證業者的身分,透過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網站,查證業者有無合法設立登記、負責人姓名、公司所在地及營業項目,公司如有「官網」,可先至官網查看該公司是否確實有販售此類商品,或有無警示訊息,如此當可降低風險。
- 防範方法:目前各大銀行紛紛推出網路銀行以便利顧客服務,宜多瞭解網路銀行的相關操作內容與程序才不致上當受騙。且應妥慎保管個人身分資料及信用卡卡號,並避免以他人電子郵件傳送之連結直接點選連結上網,或向來路不明的網站輸出信用卡號。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之網頁有設立的金融機構及網址等相關資訊( 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642&parentpath=0,590,604 ),民眾若有需要可逕至該網站查詢,以維護自身權益。
:::
現在位置
首頁
> 查詢服務
> 常見問答
網路詐欺
- 市府分類: 法律權益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10-14
- 發布日期: 2019-01-06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
- 點閱次數: 522